43双龙衔印-《不朽之爭》
第(2/3)页
沙场武夫,以老掌柜为首,鼓不息战不止,黄一枕身为神祗领袖,是必要以死壮志,引领神祗举山河之力牢守理地防线。
黄一枕确实为古国立下了一道太高的门槛,若是以成败来论,他确实是个罪人,毕竟古国失败了。若是以功过来说,他绝对是名垂千古的功臣,他不仅为古国强提了一口气,也为古国保留住了最后的气节,在这一点上,就连老掌柜都没有做到。
黄一枕为古国留下的气节,那道不曾被人沿用的观名便是最好的证明!
两道贯穿而去的青白匹练犹如掠空虹影,又如横跨半空的青白瀑布一般,若是从远处望去,犹胜银河天降的瑰丽场景。
青白匹练宛如探出龙窟的青白龙影,在腾起之时不过是数丈长短,但随着两条匹练的行进,长度却是不断的暴涨,转瞬之间便是夭矫的江河之姿。
湿重如茫茫春雾的山势灵韵蓦然弥漫开来,整片天地似乎都是湿漉漉的,就算是身在破庙内的李灯呼吸都是凝重了起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涌上喉尖。这些肆意流淌的山势灵韵实在是太过于厚重了,厚重到连孙希山面色都是涨红了起来。
由于这对蛇玉环出自海外仙山的缘故,在青白虹掠空之时,这片地域竟是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磅礴的山势灵韵中夹杂着千万年的咸苦水意。所谓山水不分家,其实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风火,是可以借势的。厚重的山势灵韵裹挟在仅仅肉眼可见的水雾中,随着水雾的弥漫自然能更好的充斥这片地域。
在承载着厚重山势灵韵的水雾彻底荡开时,不但这片天地变得厚重了起来,就连那座天克神祗一脉的金色座山龟敕山印也是变得摇摇欲坠了。说到底它只是一枚以古金之铁仿刻的赝品,再加上这方地利牢牢被孙希山掌控着,它的威力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横。
而且此刻操控敕山印之人是那位道法通玄的国师,并不是另一位神祗或者杀伤力更大的斩神人。
因此即便古金龟甲上篆刻多少纹路,都不可能彻底的发挥出来。
这枚敕山印并不是天子亲敕,也绝非什么刻意针对神祗的正统物件,它仅仅是国师用来压胜自己所拥有的山头的一个镇山物件,国师之所以携带敕山印而来,是因为这座按照道家术法布设的七星山脉太过于贫瘠,原本一位仅仅只是这枚小物件就足以崩碎整个没有灵意的山脉,国师哪里会料到黄禄这老狐狸为了保住这处不堪大用的山脉竟然一出手就直接拿出几条珍贵的山根。
相比起来,其实黄禄亏得更多。敕山印无论是在皇室还是在宗门都是乏善可陈的小东西而已,毁了一件,还有百件千件,但是山根自古以来便是死水一般的东西,舀一瓢便少一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孕育山根实在是太过于艰难,天然孕育的灵秀山根,千年肯定跑不掉,就算是人工孕育也要数百年的光阴才行。
国师轻笑,这样想来,旧国真是一座藏宝之地啊。攻灭旧国,虽说死了不可累计的武夫和无数的修者、神祗、灵兽等等,但换来了广袤的疆土和富饶的物资可以培养更多更为巅峰的存在。圈禁红烛镇,更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每年仅是用些低贱的祭品便能攫取无数的游魂。如今一枚算不上什么重宝的敕山印都能换来几条如此秀美的山根?!
这些都是旧国没落的见证,同时也是新国崛起的号角啊!
原本以为旧国早已经彻底破灭了,曾经因为征伐而满目疮痍的河山如今山川焕齐,理地之形宛如沉睡在地底的蛰龙再次浮现出伟岸的铮铮身躯,被铁骑踏破的山头如今气运鼎盛,香火袅袅不绝,连那些被刀剑割破的传承都已经再次有条不紊的实行,破碎的律法教条又重新显露出无比繁荣的生机。
白骨也已经成为了重铸河山的养料,鲜血之地开出了娇艳欲滴的盛世之花,就连旧国最后的气节,也伴随着一枕观被永久的封存在了暗无天日的地方。
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景光,哪里还能看到旧国的影子,哪里还流传着旧国的只言片语呢?
有且能够看到的,只有这片苟延残喘的红烛镇!
但这个镇子,就要被自己亲手毁灭了,新国彻底吞灭旧国,在此之前,这位国师根本不会想到会是自己来吃掉这最后一口!
真是荣幸,虽然自己没有亲眼见到过新国的崛起之路,只能从那些早已泛黄的书籍上看到些影影绰绰的画面,但是无妨,因为他会把旧国的最后一口吞入腹中。
新国的崛起他不曾参与,但旧国的消失,却是由他亲手所为,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庄严更激动人心?
他负责整个国土之上的教化,理应由他来吞灭旧国的最后传承!
这位国师捻起干枯的手指,手指之上劲道十足,指腹之间泛白无血色,这种情态,就像是他要亲手掐灭最后一缕旧国薪火一般。
不过他面色始终平静,甚至能够看到一丝肃穆庄严,整个帝国,唯有当今天子能够让他如此肃容以待,就算是诸位皇子,也不能让他如此郑重其事!
国师抬眼看向老掌柜,肃穆之情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敬重,唯有走到他这个位置才能明白肩膀上担任的是什么责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困苦。这老掌柜身上的担子从来没有卸下过,他曾统御万军,旧国沦陷后,他又扛起了这个诡谲的红烛镇,可是此时老掌柜却是高坐于空,肩膀挺拔的如亘古的山岳,重担不曾压弯他的背脊。
这位国师随之挺了挺脊梁,现在是时候彻底拿过这道重任了,今日之后,这片疆域之上只有一个负责教化万民的人了。
国师遥遥冲着老掌柜低头作揖,对于他来说,旧国之上的人,皆能算作前辈,更何况他算是从老掌柜手中接受了这道统御疆土的传承之人!
对于已经沦陷的古国,国师可以不必抱以尊敬,但是对于黄一枕老掌柜甚至黄禄在内的人,尊重他们何尝不是尊重自己?
国师已经看出老掌柜心存必死之志,因为他从那些密封泛黄的书籍上看到过极其相似的一幕,当初黄一枕也是这般不断扩张自己的金身领地,一座城隍阁,尽被那尊巍峨的金身包裹,身处其中的人,无论如何挣扎,最终也难逃一死。
而不断积聚于半空中的煌煌天雷太像那描绘在书籍上的一幕了,并不是此时雷池多么的巨大,而是这股氛围太像流露于书籍中的那股悲壮气氛,壮志凌云求一死,天地也须动容颜。
国师看着这恍若雷池坠入凡间的景象,面有动容。也许那部尘封的书籍是时候拿出来了,由自己亲自执笔研磨,记录下这最后的一幕。
那本封藏的书籍就此写下结局,而旧国也就此成为往日云烟,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记忆!
如此,甚好!
青白匹练已经跨过数里之地,那是后三山与前四山的分界线,白虹掠来,意味着红烛镇第一次发起了反击!
国师手指捻动飞快,那枚孤悬的敕山印一瞬间似乎活了过来,暗沉驳杂的古金龟甲上,紫金光芒顺着刻痕流溢,宛如一幅显形而出的堪舆图,流淌的紫金之光形似绵延无尽的理地轮廓。
敕山印剧烈震颤了起来,嗡鸣之声铺天盖地,震碎周遭湿漉漉的山势灵韵,这枚不断向外膨胀的敕山印宛如平地起高台,几个呼吸间,便是浮岛流舟般大小。
一圈密过一圈的声波涟漪从敕山印四壁向外涤荡,尖锐的嗡鸣声如神人口诵天命,又如万千蚊蝇同时振翅那样令人头皮发麻。
加持道韵的敕山印,俨然已经是一座小山般大小厚重。
虽说只是一枚仿刻版的敕山印,但它终究具备压胜山岳的作用,若是任由国师施展它的威力,孙希山无疑会有一种眉心悬剑的压迫感。
交-媾掠来的青白虹行进中分裂开来,像是一张青白布匹被人生生撕裂了。坐镇山体中的孙希山突然双手抬起,指尖捻动如飞,遥遥掌控着蛇玉环所化的青白虹匹练,眼神中似有疯狂涌动。
其实最初这对蛇玉环并不是青白之色,而是一对介乎于青蓝之间的色彩,那是青山和海蓝的颜色,但是最终被孙希山炼化成极为鲜明的青白色彩。
因为在那段漫长的岁月里,孙希山一直对古国心生怨怼,认为是因为蒙受了冤屈才致使自己受到冷落,所以他将蛇玉环炼化成青白色,因为他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将清白告于天地,现在机会来了,古国必将重新垒起京观,重建的皇城必将铺盖大地,垂落的灯火必将高悬天际,尘封的王座也会坐上万人敬仰的新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