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火炭在炭盆里,发出噼啪的声响。 俞念睁开眼,身边却空了一块儿,淳于寒已经去上朝去了。 实在是顶不住俞念脑海里的碎碎念,老六被迫提前上班打卡。 【大孙女,还让不让人睡了?你不是给淳于寒准备了金丝软甲了,他上辈子是死于暗箭,你这肯定能防得住了,还担心什么?】 “暗箭是防了,要是明枪没躲过怎么办?” 自从西域来人后,每当淳于寒不在俞念身边的时候,她就觉得一颗心晃晃荡荡的。 【你就不能对你男人有点信心,他怎么说也算是个使枪的高手。】 俞念:…… 话是这么说,但怎么听着有点奇怪。 · 金銮殿上,边疆的匈奴问题依旧是老大难,皇帝有些束手无策。 本想要派镇国公去,这个老匹夫竟然称病告假,连朝都没上。 皇后一脉的白家,真是越来越嚣张了,如果不是匈奴未除,他真希望镇国公长眠沙场,不必回来了。 “众卿无事便退朝吧。” “启禀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李铭瑾上前一步,朗声开口。 “讲。” 皇帝还答应了陪贵妃一起用膳,语气有些不耐。 “父皇请看。” 李铭瑾叫太监把刻有“十”字的半块玉佩呈了上去。 “儿臣收到检举,揭发淳于监国实乃罪臣韩名扬之子韩烨,这半块玉玦便是证据。” 上一世,淳于寒举兵意欲谋逆,李铭瑾和俞芷柔配合取了淳于寒的命,直到淳于寒死,李铭瑾也不曾知晓他真实的身世。 没想到这一世淳于寒的助力竟然背叛了他,欺君之罪,便能兵不血刃的要了他的命。 俞丞相眉心一跳,韩名扬的名字,在场的老臣无人不知。 当年的大名鼎鼎的征西将军,却因违抗军令,延误军情,导致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包括他自己的韩家军,被敌军围困,弹尽粮绝,最后竟是活生生冻死在了驻守的关口。 当时的太上皇龙颜大怒,抄了韩家满门,正值寒冬腊月,当时宣化门刑场上的血,在台子上结成了殷红的一层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