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媒人-《迫嫁》


    第(1/3)页

    后来,当有记者问,徐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可以分享的时候。

    徐总很认真地说,那就是怕老婆。

    因为家有贤妻,为夫不做横事。

    记者猝不及防,被喂了一波的狗粮。

    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对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温绍年说:“看到没有?看看徐大哥的觉悟!这才是一个男朋友的基本修养,你和人家学着点!要知道,当初我可是差点跟他了呢。我要是那时候跟他离开了,以后就没有你什么事了。”

    当时,因为我和温绍年的感情都没有稳定。

    所以我并没有把徐大哥的事情,告诉过温绍年。

    后来,当我们历经波折,终于在一起之后,我这才把徐大哥的事情,告诉了温绍年。

    当然除了徐大哥,还有杨杰,以及后来我遇到的其他几个追求者。

    告诉温绍年的本意是,本姑娘那是很有魅力的。

    有那么点炫耀的意思。

    但让我失望的是,这小子居然一点都不吃醋?

    虽然吃醋的男人有时候会小心眼,会很麻烦。

    但如果一个男人一点都不吃醋的话,岂不是说明要么他不在乎你?

    要么就是他吃定了你只对他一个男人死心塌地,根本就不会对别的男人稍加辞色。

    因此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女人另有所爱。

    温绍年对我当然不是第一种。

    那就是第二种了。

    这小子就这么有自信吗?

    就吃定了我爱他爱到毫不保留?

    眼中再没有其他的男人?

    虽然这是事实。

    但你小子也太自恋了吧。

    听到我的话,温绍年显得很委屈。

    “欢喜,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我还需要和徐大哥学么?他那是著名的怕老婆,我是著名的爱老婆啊。不管是怕还是爱,其实都是听老婆的话,我们殊途同归,都是一样的。况且,我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了,其实没有男人是真的怕老婆,其实怕就是爱,所以我已经比徐大哥更直接,已经领先一步了呢。”

    我直接无语了。

    其实我早就发现了,我不能和温绍年讲道理。

    因为我永远说不过他。

    好在我也有别的办法。

    当我说不过他的时候,我就开始撒娇。

    甚至是无理取闹,不讲理。

    当我开始耍赖的时候,温绍年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只能老老实实地哄我。

    ……

    当然,上面的那些事情,都是几年后发生的事情了。

    让我们再把时间线拉回到在徐大哥出院后不久。

    徐大哥走后。

    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又开始每天做我的生意。

    但和之前比,也是有变化的。

    有好的一面,比如徐大哥走了,二龙注定要坐牢,其余的小弟群龙无首,都散了。

    所以暂时,没有人来收管理费了。

    夜市上的摊主都是欢欣鼓舞。

    但我很冷静,我知道这是暂时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徐大哥他们离开,相信不久后,就会有新的势力填充进来。

    取代之前徐大哥他们的位置、权利。

    以及,还会收管理费的。

    甚至可能每个月比500元还要多。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我劝徐大哥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是不明智的。

    甚至像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但我并没有觉得后悔。

    因为让徐大哥和他的兄弟们能走上正途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哪怕我以后会付出更多的管理费。

    但也有不好的一面。

    那就是我周围的那些摊主们。

    之前找我,让我向徐大哥求情免除管理费,结果被我拒绝的摊主们。

    有好几个对我是很有意见的。

    觉得我是发达了,所以膨胀了,不念旧情了。

    在得知徐大哥已经离开后,这几个摊主都开始风言风语,对我冷嘲热讽的。

    说我是被人甩了。

    说那个徐飞本来就是一个过气的大哥,根本不是什么主动退出江湖,而是在省城混不下去了,这才灰溜溜地被人赶走了。

    嘲笑我想攀高枝,结果却找了一个滥竽充数的假冒货。

    真是可笑又可怜。

    现在江湖大嫂做不成了,只能又臊眉耷眼地回来继续摆摊做生意了。

    真是活该!

    让他们觉得可笑又出气!

    还当着我的面,挑衅地说,当初让你求你男人不要收管理费了,你为了贪财,你不答应。

    现在怎么样?

    没有你,我们一样不用交管理费了。

    呵呵,就你能啊?

    呸!

    你个小贱人,吃里扒外的货!

    ……

    这些人,不过因为我当初没有帮他们的忙,如他们的愿,所以就把我当成了仇人一样对待。

    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卑劣吧。

    我懒得搭理他们。

    但好在,不论是吴姐还是小玉,并没有因为徐大哥的离开,而对我态度有什么变化。

    或者再欺负我之类的。

    我们三个人相处得很好。

    吴姐和小玉毕竟比我干这一行干的早。

    所以她们的经验也远比我丰富得多。

    特别是在进货渠道上。

    我之前进的货,都是从网上批发的。

    我也想过,可以去那些服装的产地直接去进货。

    那样虽然费时费力了一点,但在成本上应该是更节省的。

    开始的时候,我之所以没去外地进货,一是因为我刚开始做生意,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长久,所以还是先从网上批发更适合。

    再者就是,我也没有相熟的供货商。

    如果贸然去的话,可能就像是一只没头乱撞的苍蝇一样,转了一大圈,收获不大。

    但吴姐和小玉却有相熟的供货商。

    她们拿货都比我便宜。

    现在吴姐和小玉,十分慷慨大方地把他们的进货渠道告诉了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