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重圆-《迫嫁》
第(3/3)页
于母看着身边默不作声的于父:“老头子,你看这事?”
于父还是没说话。
拿出了一个旱烟袋,打着了火,要抽烟。
却被于母瞪了一眼:“抽什么抽?呛死了!要抽出去抽,别熏到孩子!”
于父还是没说话。
但听话地把烟袋收起来了。
我心中一喜。
听话听音,这说明,这对老两口不生金兰的气了?
看来,我们距离胜利又近了一步啊。
于是,我就适时地问出了一个我很关心的问题:“同力不在家么?”
是啊,我们从进来了到现在,就没有看到于同力的影子在哪。
况且,于家一共就三间房。
正屋于家老两口住着。
我住在客房。
金兰住在这间。
其余的,也没有能放人的地方了。
所以于同力,应该是不在这里。
他不在这里最好。
否则,昨晚金兰被大雨浇得那么惨,他还是不出面。
固然情有可原,但也是太绝情了些吧?
“同力不在家,在山上的果园呢。”
于母说了于同力搬家后的生活。
……
于同力把金兰放走后。
在邻居之中,成为了人人取笑的“于傻子”。
备受耻笑。
在外人的眼中,于同力已经成为了“冤大头”的代名词。
同时在厂内,又成了众人同情的对象。
争着要给于同力介绍对象。
不论是嘲笑,还是同情,都会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别扭。
于是于同力就辞职了,然后回到了老家。
这个依山傍水,虽然并不发达,但是风景秀丽的小村子。
于同力并没有在家呆着。
而是拿出了积攒了好几年的积蓄,承包了后山的一块荒地。
开始种果树。
苹果、梨、桃子……
种树很辛苦。
干一天活下来,头刚碰到枕头就能睡过去。
但于同力却干的很投入。
也许只有这种重体力的劳动,才会让于同力没有闲暇的时间,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吧?
“平时都住在山上的,说那里安静,没人打扰。”于母补充道。
“我要去找他!”
金兰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
她身子一歪,想下地,但身体没有力气,于是整个人直接从床上滚到了地上。
好在身上还缠着棉被,所以并没有摔伤。
“你这孩子,慢点啊……”于母过去搀扶。
“妈,你带我去。”金兰抓住了于母的胳膊,恳求地说。
“行,我带你去,带你去。”
于母这一次没有再拒绝被金兰喊妈。
只是说:“你现在连走路都走不稳,怎么去啊?那得翻山越岭的,你休息几天,等身体好了再去吧。”
金兰却是很执拗地摇了摇头。
“不,妈,知道了他在哪,我是一分钟也不想再等了,我能走,就是不能走,爬我也要爬上去!”
见她如此坚决,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帮着金兰穿上了衣服,我们三个人一起出了门。
于母指着远山说:“看到那个山头没有?果园就在那半山腰上。”
如果是一个在城市生活的人,看到了一定会说。
就在那边啊?
也不是很远。
走路走个半小时也就到了。
但我是农村人。
我很明白。
看山跑死马。
你看到了远处的山头,觉得好像很近。
但真的走起来,要走到了山的前面。
还要走上一段很远的路。
花上很长的时间。
说可能会把马给累死当然有些夸张。
但我看那个山头,估计了一下,我们三个女人要是靠走的话。
怎么也得走上两三个小时。
但终点就在前方,此时当然不能再有什么犹豫和抱怨了。
当然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了。
我们走了十几分钟,就听到后面传来了“突突突”的声音。
声音很大。
我回头。
就看到于父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后面。
城市的人或许知道拖拉机。
但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手扶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是一种小型拖拉机。
是流行于乡镇的一种农业机械。
也可以当做运输工具。
以柴油机为动力。
小巧灵活。
动力强劲。
所以在农村很受欢迎。
一般的手扶拖拉机,只能有司机一个人的座位,是不能载人的。
但是于父开的这辆,还经过了改造。
在后面有一个小车厢。
可以坐两个人。
“上来吧。”于父闷声闷气地说。
“爸,谢谢!”
金兰重重地点头,然后上了手扶拖拉机。
还有一个座位。
我让于母上,我就不跟着了。
但于母说:“阿喜,你跟着去吧,我在家里面做饭,等你们回来。”
于是我也上了拖拉机。
于父开动。
手扶拖拉机又发出了“突突突”的声音。
在青山绿水之间。
在蓝天白天之下。
向着远山开去。
山村的风景真的很秀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手扶拖拉机有些煞风景。
不但声音太响。
坐在上面,就算是相隔很近的两个人说话,也得扯着嗓子喊。
并且拖拉机的后面,还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
要是有人远远看着,不像是女人去见自己的爱人。
倒是像妖魔鬼怪出街了。
……
一个小时后。
我们到了那片山腰。
于父这才说了路上的第一句话:“那就是了。”
终于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