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邀舞-《迫嫁》
            
            
            
                
    第(3/3)页
    可是在小镇上。
    这事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小镇上,不论是小书店,还是百货商场,都没有卖复读的。
    因为他们那里很穷,很落后。
    交通不便。
    生活方式与节奏,要比大城市落后了几十年。
    当然了,现在这个时代,再落后,镇上也有网吧了。
    大部分人也都有手机了。
    但问题是,老海在外面打工。
    小海的妈妈就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村妇女,只有一个老式的诺基亚。
    没法上网。
    更不会网购。
    于是只能给老海打电话,让老海在省城买一个,然后送回来。
    老海不懂去哪买,在商业区像是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
    有些懵逼。
    就在这时候,恰好遇到了我。
    我就告诉老海,把老家的地址给我,我帮他网购寄回去。
    让他不用再瞎找了。
    因为网上买的,当然会比在店里买的便宜多了。
    老海很高兴,让我把东西直接寄到镇上的邮局。
    他婆娘会去拿的。
    ……
    “够了,差不多了。”我笑着接过了200块钱。
    其实当然不够。
    因为我不只是买了复读机,还买了很多的听力磁带。
    加起来有500多块钱呢。
    但是我没说破。
    因为我现在已经算是很有钱了。
    尽管那1000万的股份,暂时还没有法给我分红。
    但我还有1500万呢。
    我愿意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
    能为山里孩子的求学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因为我就是被迫辍学的。
    因为那天老海自豪又心酸地告诉我。
    孩子的学校在镇上。
    但自己的老家,却在村里。
    村里距离镇里,有20多里。
    都是山路。
    城里的20多里,开车就是一会儿的事。
    但走山路,可能要一个多小时。
    如果遇到下雨,就更难走了。
    真是一身水、一身泥的。
    镇上的中学没有宿舍,所以小海只能走读。
    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披星戴月地赶到中学。
    可就算是这么辛苦。
    小海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很多同村的孩子都辍学打工的前提下。
    小海还在执著地读书。
    盼着有一天,能离开山里,考上大学。
    而老海这么辛苦,这么节省,就是在给儿子攒大学的学费呢。
    “乔总,你人真好!”
    老海诚挚地说。
    “老海,你太客气了,我都说过了,别喊什么乔总不乔总的了,你们喊我小乔,欢喜都可以。”
    我笑着说。
    “可不敢,可不敢……”
    老海急忙摆手。
    然后又支支吾吾地说:“乔……乔总,能……能不能……”
    说了好几句,都是欲言又止。
    显得很不好意思。
    我鼓励道:“老海,你就说吧,大家都不是外人。”
    老海这才开口:“乔……乔总,能不能在餐厅里面安一个电视?不用新的,二手的就行,多少钱我可以出的?只要……只要能看就行!”
    我笑了:“原来就是这个事啊?你不说,我我也有这个想法的,餐厅里面会新加一个大电视,新的,60寸的。”
    我的话,引起了工人们一阵的欢呼。
    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知道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其实现在在很多城里的人家。
    客厅里面的电视,都已经成了一种摆设了。
    很少有人在看电视了。
    都是在玩手机。
    或者把电视,当成了手机的投屏工具。
    所以我之前没觉得,工地上应该放一个电视。
    我想,这些工人们想休闲一下,玩手机就可以了。
    但后来,我发现,我想的不太对。
    有些太想当然了。
    很多从乡下来的工人,特别是那些年龄比较大的,是没有智能手机的。
    所以他们除了工作,真的是没有什么娱乐方式。
    就算是有智能手机的工人。
    因为工地没有无线wifi,想上网,只能用手机的数据流量。
    流量又很贵。
    所以也是舍不得用。
    所以这才来转了几圈后,我已经告诉了欢子,要给餐厅放一台大电视了。
    ……
    “乔总,谢谢,谢谢!”
    老海激动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我看着他如此的兴奋,都觉得有些不理解了。
    不就是看个电视么。
    至于如此激动?
    难道老海这么大了,还追星么。
    边上一个工友笑着给我解释:“乔总,老海这么兴奋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家小海要上电视了。”
    工友说完。
    老海也是搓着手,笑得都合不拢嘴。
    “是啊,俺家娃要上电视了。”
    ……
    他们一说,我才知道。
    小海是真的要上电视了。
    还是省电视台。
    省电视台娱乐频道,有一档节目,叫《穷与富》。
    现在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节目一推出,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很吸引人了。
    更不要说,节目的内容。
    也是足够的新颖。
    因为这个节目的形式,说简单点,就是身份的交换。
    在一定的时间内。
    让穷人过上富人的生活。
    让富人过过穷人的日子。
    其实这个创意并不新鲜。
    很多年前,有一个电影,叫《甲方乙方》。
    里面有一个大款,就是富裕的生活过腻了。
    非得去吃糠咽菜,体会一把穷苦人的生活。
    最后被送到了一个小山村。
    结果就是,把人家村里面的鸡都偷光了。
    但《穷与富》这个节目,却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他们把交换身份的双方,没有设定为大款与乡民。
    而是设定为了穷孩子和富孩子。
    在偏远山区,找一个穷孩子,先拍摄在老家的生活。
    然后带到大城市。
    暂住在一户城里的人家半个月。
    就读城里的学校。
    然后,找一个城里富裕人家的孩子,拍摄在城里的生活。
    弄到山沟里。
    同样要住半个月。
    上山里的学校。
    每天24小时,几乎都有摄像机和摄像头跟拍,然后播出。
    收视率可火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