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糜汉》


    第(3/3)页

    马超清冷的声音在大帐内响起,而随着马超的声音,姜维也将看向了跪在地上的魏军密使。

    见马超终于问他了,感觉到自己不会被吃的魏军密使,连忙头如捣蒜般将他今夜的来意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马超在听其他内容时,脸上都没有着异色浮现。

    毕竟刚刚他心中就已经有了类似的猜测。

    但在听到今夜之事是由朱灵主导后,马超的脸上才有所动容。

    朱灵,马超是认识的。

    当年渭南之战时,徐晃与朱灵曾一同率军抢渡黄河,从而一举打破了战争的焦灼局势。

    不得不说,朱灵是一位颇有才能的将领。

    正因为觉得朱灵不同于常人,所以马超便开始诧异起来,以朱灵在曹魏的地位,他为何要做出这种事?

    当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后,马超也很快就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见朱灵被曹魏迫害至此,至少从明面上来说,朱灵想要投降的举动颇为合情合理。

    只是这件事难道就一定可信吗?

    马超可是被曹魏的诡计,坑害过的。

    马超看向魏军密使的眼神渐渐冷厉起来,在他看来待他伤势恢复一点后,未必不能强攻下潼关。

    实在没必要再去相信什么投降。

    而姜维在听完魏军密使的话后,就一直在注视着马超的神色,他见到马超的眼色中隐有杀机浮现,他连忙站起身来对着马超言道:

    “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姜维的请求让马超看向了他。

    姜维的请求,马超又岂会不答应呢?

    马超起身带着姜维走向了屏风之后。

    见周围无人之后,姜维对着马超进言道:

    “朱灵投降一事,不如信上一次。”

    姜维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态度。

    听到姜维的话后,马超颇感诧异。

    姜维长久跟在糜旸身边,在这种经历下,他不是应该比自己更不相信投降一事吗?

    看到马超诧异的目光后,姜维将他的看法说了出来:

    “眼下我军士气高昂,若强攻潼关,未必不能拿下。

    可将军知道,为何潼关如此紧要,大将军却不亲自率兵来攻吗?”

    姜维的话让马超不禁沉思起来。

    以往的时候,他一心只在潼关上,倒是从未注意过这一点。

    糜旸不仅没有打算亲自来攻潼关,甚至近来连问询战事的书信都没有。

    糜旸好似被什么事牵绊住了一般。

    姜维并未让马超疑惑太久,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将军近来,一直在加紧筹备迁都之事。

    不止是迁都之事,许多政务之事近来也需要大将军处理。

    故而大将军才一直未亲自前来潼关。”

    听到姜维的爆料后,马超立刻就明白了姜维为何会让他选择相信朱灵的投诚。

    原因就在于拿下长安后,大汉的重心正慢慢往政治上偏移。

    长安对大汉的政治意义太大了,不能将长安当做一座普通的大城。

    拿下长安之后,大汉为了向世间展现正统性,肯定会适当暂缓对外进攻的步伐,从而将重心转移至政治上来。

    就例如迁都长安一事。

    国都在成都的大汉,与国都在长安的大汉,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之前马超还以为糜旸不再有新的作战计划,主要原因在于汉军征战许久,已经人困马乏。

    但想来以上只能算一部分原因。

    在知道当下糜旸的重心之后,朱灵投降一事自然就会被带上一层特殊的政治意义。

    要知道在此之前,魏军从未有过主动投降大汉的例子!

    若是在他手中能第一次出现这个例子,那么对大汉向世人彰显正统性一事有着强大的裨益。

    一座潼关很重要,但相比于重新在世人心中树立起大汉的正统性,重要性却还是有所不足的。

    今日的大汉,已然有了让人望风而降,去逆就顺的资本。

    这就是天命所归!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