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是多大的官?-《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第(2/3)页
    但是,我一说但是,这豪门联姻就不美了,王凝之虽然出身不凡,本人却十分平庸,做官也是靠家族势力。谢道韫的爱情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自从嫁给了王凝之后,谢道韫的脸上就常常不见笑容,有一次谢安问她说:“王凝之是名门之后,你嫁给他为什么不开心呢?”谢道韫回答:“我们谢家族中子弟每个都很出色,哪知道,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普天下怎么会有这种男人呢?自此留下了“天壤王郎”这句女人看不起丈夫的成语。
    孙恩、卢循领导的东晋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兵锋直指会稽。而此时的会稽内史,正是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按理说,敌军进犯,王凝之作为地方长官应该组织人马御敌才对,可王凝之却既不出兵也不设防,而是寄希望于他所深信的五斗米教。
    恰好孙恩也是五斗米教的信徒,于是王凝之更加坚信孙恩一定不会真的攻打会稽的。国难当头,谢道韫苦劝丈夫组织兵马,修筑工事,以备万全,可王凝之一心求神问道,对谢道韫的建议置之不理。谢道韫没办法,她只能自己挑选家丁,日夜训练,希望在最后关头可以助丈夫一臂之力。敌军很快兵临城下,这时王凝之才相信孙恩是真的要攻打会稽。
    官署一日三报,请求出兵抗敌,可王凝之却说:“我已经请来了鬼兵,把守住各处要道,孙恩的叛军根本攻不进来,你们就放心吧。”结果,孙恩轻轻松松的攻下了会稽城,敌军入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会稽城中顿时成为人间地狱。
    王凝之和他所有的孩子都死在敌军手中,谢道韫顾不得悲伤,她组织起家丁和家中的女眷一起迎战。敌军杀到府上后,谢道韫自己手持长剑,身先士卒,接连砍杀了数名敌军,与家中的女眷一起保护三岁的外孙突围。
    毕竟实力太过悬殊,没跑出多远就被抓了,谢道韫虽败不乱,昂然说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这段话说的不卑不亢,如果你们非杀这孩子不可,就踏着我谢道韫的尸体过去吧。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闲暇时写诗著文,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流传后世。
    谢道韫跟王凝之的婚事,就如同后来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如果不是赵明诚软弱无能,大军压境时弃城逃跑,李清照也不会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动物世界》里的雌性护子护窝,不惜拼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看了都让人震撼。古代的奇女子,如谢道韫、李清照这般,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然有坚韧之精神,磅礴之气势,保家之勇气,爱国之激情,足令世间堂堂须眉羞愧汗颜!《红楼梦》作者是巨眼英雄,大观者,他比我感悟的深,由此推想,贾府破败自杀自灭时,必出一奇女子拼死保家。
    正邪两赋?何为正?何为邪?
    【文本: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介绍一下历史名人尧舜禹、汤。唐尧、虞舜、夏禹是我国上古时代的圣人,也是华夏族上古时期三位最英明的王。商汤推翻夏桀暴政,开创殷商六百年基业,也是明君。
    文武周召,“文武”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周文王是周朝的奠基者,还留下了一部《周易》。武王伐纣“牧野之战”而定天下,周武王是周朝的直接建立者。周公、召公都是周武王的弟弟,两人和姜子牙是辅助武王伐纣的三驾马车。周朝建立后又都参与治国辅政,姜子牙封地在齐,周公封地在鲁,召公封地在燕。中国历代的礼制形成于周朝,周公制礼作乐,成为儒家公认的始祖。
    而法制确立于秦朝,我们在第六集和第十三集里都提到过商鞅变法,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思想,都被历代英明的封建帝王所灵活运用,比如大名鼎鼎的汉武帝,他就是面子上的儒家,骨子里的法家。我录历史视频的时候讨论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行侠梦”。
    接着说孔孟董韩,孔孟,是孔子和孟子。孔子兴办教育大力传播儒家思想,是儒家学派的“至圣先师”。他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孟子是儒家“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思想家。董,是董仲舒。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的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些主张使儒学逐渐成为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稳定发展的正统思想,是儒家道统传承的关键人物。韩是韩愈,东汉灭国之后,儒家的地位开始下滑。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最流行的是佛家和道家,各种外来的佛经和土生土长的道家“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受读书人追捧,儒家入世积极有为的思想比较消沉。这一段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佛家和道家的强盛时期。韩愈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佛、道盛行之际,他致力于复兴儒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道统之说便是韩愈所创,从此儒家上接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形成了真正的传承体系。
    周程张朱,有的版本是周程朱张,按我读的版本顺序来介绍。周是周敦颐,就是写《爱莲说》的濂溪先生,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丰富了儒家思想体系,并且使儒家开始凌驾于佛、道之上,再一次取得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地位。程,是指两个人,程颢hào和程颐yí。二人都是周敦颐的弟子,他们开创了“洛学”,是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张,是张载,世称横渠先生,他开创了“关学”。还说了一句传颂不衰的儒家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被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称作“横渠四句”。最后一位,是朱熹,他是“二程”(程颢、程颐)的徒子徒孙,朱熹是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也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位列大成殿十二哲。
    儒学由周礼发展而来,孔、孟奠定基本框架后,到两汉以经学形式确立官方统治地位,从魏晋开始衰败长达900年,到宋代以理学形式再度兴盛,直至清朝统治结束。
    接着贾雨村又说了应劫而生的,【文本: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传说中黄帝联合炎帝大败蚩尤部落,我们是炎黄子孙,蚩尤当然是反面形象了。神仙打架,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都塌了个窟窿,老百姓遭殃啊!夏桀、商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好奇的可以参考《封神榜》。秦始皇天天打仗吞并天下,东周灭亡。王莽篡权终结了西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终结了东汉,两位汉朝终结者活着的时候也是战火纷飞。安禄山是草根出身,犯上作乱,后来他儿子联合大臣把他干掉。秦桧如今还背着残害忠良的锅,大家不太熟悉的只有桓温。
    咱们上一集讨论,教师、幕僚被尊称为“西宾”的时候,我说到过桓荣,儒学名家,汉明帝的老师。桓温就是桓荣的后人,桓温是东晋明帝的驸马,权臣。他带兵灭了成汉政权,开始位高权重,之后三次出兵北伐战功累累,但是民不聊生。他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学王莽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又加上王谢两大家族势力的制约未能如愿。
    除了秦始皇和曹操古今评价不太一样,贾雨村其他的说法与今天的看法差不多。评价历史人物,站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我们知道作者借贾雨村的嘴说的都是谁是行了。贾雨村除了按有利于儒家思想传承的标准评判外,就是修治天下的人正面形象,挠乱天下的人反面形象。前文,他自己刚登场的时候,批书人说他长像王莽、曹操,不知道举着儒家大旗,披着仁义外衣的雨村作何感想。
    【文本: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
    【甲戌眉批:大都世人意料此,终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书意在村野风光,却忽遇见子兴一篇荣国繁华气象。】批书人是在感叹人生,想欣赏村野风光,偏偏让你听繁华气象,想怎么样偏偏不能怎么样,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文本: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甲戌侧批: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当时的贾雨村自认为是智者,其实他远远没有看透红尘,否则他只做个教书先生就行,也没后文许多是非了。
    【文本: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甲夹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我认为也是对着贾雨村当头棒喝!不知足的,越是想荣华富贵越是家破人亡,越是想拥有快乐得到的都是悲伤,拥有的越多失去的越多,贪心不足往上爬,结果爬的高摔的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