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建业二十五年,这位将父亲朱元璋的版图推向极致稳定与繁荣的君主,溘然长逝于紫禁城的深宫之中。 他的长子朱雄煐登基,改元永昌,帝国权力在有序的框架内又一次平稳过渡。 朱标的一生,仿佛一个精巧绝伦的榫卯结构,圆满地嵌合了洪武的武勋、建业的文治与扩张,其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正式落幕。 几乎是前后脚,噩耗再次传来。 正值盛年、以强健体魄与凌厉作风威震四海的燕王朱棣,在统率庞大的西洋舰队例行巡弋、将帝国的意志播撒于遥远海疆的征途之上,竟也猝然薨逝。 这位以“征海大将军”封号名动寰宇、让欧陆王公闻风丧胆的龙子,最终长眠于战舰的怀抱,随着无尽波涛归于大海的怀抱。 消息传回,无论新故土还是旧京畿,举国陷入深沉哀恸,帝国的海权巨柱折断了。 也是在这风云际会的年份,一个似乎无关权势却影响更为深远的生命之光熄灭了——杨开天。 这位从枫兰县学中走出的“天工圣手”,将毕生心血奉献给齿轮转动的韵律、蒸汽喷薄的伟力。 长期的呕心沥血与忘我的工作,终是掏空了这具清瘦身躯的最后一丝元气。 在一个灯火彻夜通明的实验室夜晚,这位正值创造力巅峰的工部尚书,紧盯着一个正在高速运转、发出嘶鸣般尖啸的新型复合轴承应力测试模型,试图在失败边缘寻找突破点时,毫无预兆地轰然倒下。 油污仍沾染着他的鬓角,手中紧握着一把测量尺具和半张潦草演算的图纸。 帝国失去了它的大脑和灵魂,谥号“惠襄天工”是对他一生探索与创造的最好总结。 秦枫站在新天府城头,听着海风呜咽,仿佛送来旧日故人远去的脚步声。 朱棣的勇毅,杨开天的纯粹,朱标的稳健…… 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记忆中浮现、定格、褪色。 昔日并肩闯荡撒马尔罕地宫、在长江口目送钢铁巨舰远航的热血激荡,早已沉淀为沉重的历史基座。 建业朝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如今只剩下永昌朝略显沉寂的开端,和身边这群年轻却已挑起重担的后继者——包括他的女儿。 秦枫老了,真的老了。 如今,他的女儿秦湖,也已经作为大明科学院的女院正名动天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