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训练新军-《誓不过江》


    第(2/3)页

    除了身体上的锻炼,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我深知,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在于其战斗力,更在于其士兵的信仰和意志力。因此,在训练中,我注重培养士兵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晚上,我给他们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教他们唱一些后世的爱国主义歌曲,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的进步日益明显。他们的体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射击技术也日益精湛。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战场上保持冷静和坚韧,如何在生死关头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我们特种兵训练方式的引入。

    然而,训练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支军队打造成一支真正的铁血劲旅,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我开始着手制定更为严格的军事纪律和作战规范,确保每个士兵都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同时,我也开始给他们讲游击战的理论知识和古代各种兵法的运用,也讲二战的闪电战术,更讲后世我军的穿插战术!借鉴我军和外军的经验和智慧,不断完善我们的训练方法和作战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优秀的士兵和先进的训练方法,更需要一个坚定的领导核心。因此,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努力成为一个能够引领这支军队走向胜利的优秀指挥官。我知道单靠我一个人还还行,就提拔了一批优秀的士兵组建参谋部,一起出谋划策!这一千人的队伍建立了一个团的编制!我自任团长,朱德轩任副团长,王贵根任参谋长,有三个营,每个营三百人,一个团直属连,有一百人!

    然而,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带领这支军队,用更加严格的训练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将他们锻造成一支真正的铁血劲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能够保卫我们的家园,捍卫民族的尊严,成为国家的骄傲。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支部队初具规模!为此,我花费了巨资购买了大量当时的最先进武器,并建造了一座兵工厂。

    民国十三年七月,中国正值军阀混战,各地战火纷飞,国家急需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和平与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军事工业的重任。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利用我在商业领域的经验和资源,与美国和德国的洋行合作,购买先进的设备,在横沙岛建立一个兵工厂。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我了解到,当时中国的兵工厂大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武器装备。因此,我决定引进美国和德国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与美国和德国的洋行谈判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商业才能和外交手腕。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提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方案。经过多轮谈判,最终我和美国和德国的洋行达成了合作协议。

    接下来,我开始着手筹备兵工厂的建设工作。我首先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同时,我也积极招募了一批熟练的工人,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新设备。

    在建设过程中,我始终注重质量和安全。我亲自监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同时,我也加强了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