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云础思索道:“师父,弟子见铁老爷说话时的神态,不像是说假话。” 风铭道:“就算真有‘镇魔炉’,依我们师徒的能耐,能抢得到?此事,大家勿要再提。” 众弟子齐声应声:“是,师父。” 风铭又道:“自元始门的萧真人荡平幽兰界后,滨海十三城都将陷入新的动乱。本门的药铺经营固然重要,但修炼上更为重要。只有足够强大,才能在狂风暴雨中坚强生存下去。” 风铭考较一番弟子们的修炼课业,颇为满意,道:“为师自创的这式神通,虽不能与‘元始七式’、‘巡天六绝’、‘镇龙七十二绝技’相比,但若能修到精深处,足可仗剑行走江湖,令人不敢小觑了。” 打发走众弟子,他便默默取出“镇魔炉”,心道:此物与天书有什么关系?我虽拥有完整的“天书”,却不能依法修行,只能参悟“天书”中的诸般法术神通。 他又想,什么人能一眼看出他自创的“一剑开天门”,源自“天书”?这样的人,一是知道流云峰上的灰衫客,二是知道完整的“天书”。倘若真有这样的人,又以青云门的后人自居,何至于让青云门荒废? 风铭轻轻地将一颗天灵果放入镇魔炉内,只见果实微微胀起,表面出现了奇异的光彩符纹,他不禁惊呼:“灵纹?” 这样的灵材资源在他看来也是前所未见。 修真界自五千年前开始共识,因承影世界的天地灵气稀薄,已无法孕育出带有“灵纹”的灵材。唯有四正名门占据的洞天福地,才有可能孕育出这种灵材。即便是风铭,也无法触碰到元始门的这一秘地。 风铭用源自“龙心瓶”上的绿液,都没有栽培出带有“灵纹”的灵材。 若用这样的灵材,强行堆在十二名弟子身上,不出三年,青云门足可一统福城。 这枚天灵果生出两道“灵纹”后,便再无变化,显现出镇魔炉当前的神奇境界。 风铭决定亲自体验这天灵果的神异之处,他将果实放入口中,感觉到口腔中弥漫着一团云雾,渐渐渗入血肉,直达天灵盖,再从泥丸宫向全身蔓延,如同流云铺展在山巅,缓缓山脚下延伸。他运转起“玉清诀”,全身逐渐笼罩着一层玄青光晕,标志着他已筑基稳固在修炼的“上清境”第九品。 再次运转“上清诀”,一直以来与“玉清诀”无法融会贯通的经络,此刻那些经络环节如潺潺溪水般畅通,清风拂过,似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奇妙感觉。这一刻,风铭感受到修为的提升与身体的变化,仿佛是站在巅峰,凝望着更高的境界。 风铭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如炬,“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 他分多次,将一瓶绿色灵液倒进镇魔炉,镇魔炉内的银光约有一指厚,似是一层银色的云层粘附其上,而镇魔炉外生出一团团花纹,尚显模糊,难以辨清,隐隐约约像是一朵朵葵花。 镇魔炉已能孕育出拥有三道“灵纹”的灵材,但似乎至此也就为止了。 风铭从古籍上得知,灵材最高的灵纹数是“七”,即七道灵纹的灵材是最高阶,被称之为“仙品”。而没有灵纹的灵材皆属“凡品”,至于拥有灵纹但数量不同的灵材,叫法五花八门。 “该是让别人绝望的时候了。” 风铭望着一堆拥有三道灵纹的修炼资源,天灵果、玉髓芝、紫牛花、五叶草、龙舌果等,不禁说出口。 他用巧妙的法子给众弟子赐下诸般灵材,众弟子虽然资质十分平庸,但肉眼可见的一天天变强,午夜修炼时,人人的剑尖上已然有青气浮现。而这在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五年日夜不辍的光阴,众弟子方可达到的境界。 风铭不忘时刻指点弟子们的修炼,讲解“一剑开天门”的诸般奥妙,弟子们如何得知,师父指点的全是如何破解四正名门与魔教的至高真法。 风铭在仔细传授弟子的时候,愈发对四正与魔教的至高真法有了全新的领悟,发觉并非像师门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终其一生只能修炼一门,而是只要修炼得法,可以修炼多门。 转眼过了一个月,风铭自忖众弟子足可应付任何危机,便仔细叮嘱一番,说要亲自去寻一味炼丹的药材,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反复叮嘱众弟子,千万不要插手福城的任何事端,只管小心经营着青云门的微薄生意。 风铭当然不是要去寻找什么炼丹的药材,而是要打探一番福城的情形,做出下一步部署。 他估摸着不出一年的光阴,门下十二位弟子足可横扫福城修真界。只是,武力横扫容易,如何做到滴水不漏,让人真实感受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一步步崛起,那才难。偏偏,没有什么门派是一步步崛起,往往是因一机缘,缘起缘灭,多是昙花一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