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朔州军副使-《李唐之杨铭天下》
第(2/3)页
杨铭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圣人这么看得起杨家啊,看来杨钊不当丞相才怪呢。
不一会圣人骑着马就来到了杨府,上一次这么隆重还算几个月前,杨贵妃回杨家的时候。
圣人进了杨家,杨钊先是一番厚待。什么好茶,好玩的都给圣人拿出来鉴赏。
最后圣人感受到了暖意,四处找火源。感受着热气的来源,锁定在了墙边的铁片上。
“这就是杨公给我的惊喜吧”
“正是,圣人果然一下就猜到了”
“我看这热,应该是顺着这铁管传到到此的吧”
“正是,请圣人随我来。”
杨钊带着圣人到了锅炉的外面,为圣人讲解着。
“此正是用圣人所赐的渭南石炭矿,开采出的第一批石炭”
“很有创意,不错”
“圣人,我这就在兴庆宫为您置办一套”
“嗯,好”
随后圣人就在杨家歇息了一刻钟,然后就骑马离开了。
“义父,如何”
杨钊笑而不语。
随后杨钊叫大郎到他的书房,杨铭也就不好跟过去了。
杨铭的任务就成了为兴庆宫打造一套供暖设备,杨铭离开让家中的伙计去铁匠坊通知加快打造速度。
随后杨铭开始了占据朔州的计划,朔州远离长安治安肯定没有长安这么好。
需要依靠当地的军队维持,手下就得拉拢一方。朔州有哪些部队,杨铭都不清楚,一个将军也不认识。
只能和看看能不能要到朔州军的名录,找找熟悉的名字了。
八月中旬由中书令牵头的公文发往安西的安思顺和杨钊,杨钊至此拿到了第一份军权。
暖气历时用了十多天才在兴庆宫安好,由于宫殿内部有温泉。还有很多的珍贵文物,开工进度较慢。此工程也是在左骁卫的监督下进行的,进入兴庆宫也是繁琐至极。
到了九月初,历经不知多少次的实验,第一块玻璃终于制造了出来。
这是一块整体上半米长的圆形玻璃,由于都是人工制作,只能用铁棒杆平高温玻璃浆。
这块玻璃整体上还算透亮,但微微的有一些绿。不影响透光率,这就相当成功了。
杨铭让玻璃的制造者停止制造玻璃,将制作过程记录在册。就关停了玻璃工坊,关停了玻璃工坊所有的工人被调配到了造纸坊。
造纸坊也在水泥窑的基础上建造的差不多了,距离河水很近,是造纸厂的优选。
原材料也都收集的差不多了,原料存放矿石的仓库,现在满满的都是秸秆。
杨铭直接赏赐给了制作玻璃的团队百贯钱,平均每人拿到了三贯多。比半年的收入还要多,几人高兴的进入了造纸厂。
进入造纸厂也没闲着,这些人摸透了杨铭的想法。立刻开始优化造纸技术,杨铭对于造纸真的不清楚,也没法给出好的建议,只得看这些人的发挥了。
第(2/3)页